2024年11月23日
微信

反思| 心存希望而努力行动,与坐等天掉馅饼,哪个才是真正追随上帝?

作者: 李道南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1年09月16日 09:38 |

在这个世界上,我们作为众多的存在之一,虽然看似强大,实则脆弱有加。的确,我们没有老虎的凶猛,没有豹子的速度,更没有老鹰的翅膀和飞翔高度,更没有穿山甲的坚硬外壳,我们所有的就是一福软弱的躯壳。

不仅仅我们人类这种存在是如此脆弱,就是我们看似强大的地球,同样如此。地球在太空中,不算是大星球,虽然和月亮相比我们稍大些,但是与太阳等其它星球相比,我们还是一颗小球。太阳的温度足以将地球融化,甚至太空中无处不在的陨石也能将地球消灭,我们也许对恐龙灭绝的那次陨石撞击还能想象那种激烈的情景。黑洞更是可以将地球消失。在《三体》中,一个外星先进文明,轻轻抛出一个二维膜,就将地球降维,这是一种惨烈而致命的打击。

如果,我们把眼睛盯着这些,我们是没有希望的。然而,虽然我们存在这么多潜在风险,甚至我们一直与这些风险同在,我们依然安全的生存在这个星球上,还创造了如此灿烂的文明。

当然,其它的动物是不知道这些危险的,他们的眼里只有一件事,那就是什么可吃,避开天敌,至于气候、陨石、紫外线,这些只有我们人类自己知道。

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绝望,那是因为绝望没有用,与其绝望不如去改变。我们心存希望,心存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希望,正如当年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对迦南地的渴望一样。正是定居迦南地的希望,让他们穿越旷野四十年,经过一代人而不放弃。

在我们的生活中,同样存在很多危险。贫穷、疾病、失败等,都是拦在我们面前,可能让我们停步不前的障碍。我们怎么样面对这些障碍,对它们持一种什么态度,这决定了我们的人生。

打败这些拦路者的最好武器,就是我们心存希望。但是希望还不够,还要去行动。因此,希望就包含有两种,一种是绝望的希望,一种是积极地希望。

正如我们的祷告,我们把自己的健康交托给上帝、把自己的成功交托给上帝,然后呢,是不是躺平等待上帝的成全,还是去积极行动?

对一个考研失败的人来说,他对上帝虔诚的祷告了,他相信上帝的大能,相信上帝的带领,相信上帝对自己的看护。然后他开始睡觉,开始打游戏,开始随心所欲的玩耍。在他看来,这是对上帝的信心,如果我们祷告了上帝,自己又十分努力的去准备,那么最后的成功是归根在自己的努力之下,还是归根在上帝的大能之下呢?

因此,他认为自己完全不努力,这才是对上帝大能的信心。

还有一个人,考研失败了,他认真总结,重新思考自己的复习策略,然后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和目标,以加倍的努力来改变当下的境况,希望第二年能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
他没有祷告,甚至顾不上去思考上帝的问题。

在第二年的考研结果中,我们可想而知,第一位同学分数考的比上次更低,第二位没有祷告的同学,如愿以偿地考入理想的学校。

那么这里两位同学的境况,是上帝的无能,还是个人的不虔诚呢?上帝更加青睐谁呢?是那个向自己虔诚祷告的人,还是那个付出十倍努力的人?

也许这里我们不仅有了一个疑问,既然不祷告上帝,我们依然可以成功,那么祷告有什么用呢?是不是我们可以不祷告了呢?

面对失败,我们心存成功的希望,这是我们改变现状和继续成功的动力。如果我们没有希望,那么我们连基本前进的动力都没有了。祷告就是让我们充满希望,让我们在心里把这个希望扎下根。祷告就是我们相信我们的努力会成功,我们的努力会带来改变。

如果只有祷告,没有行动,没有内心迫切的希望,这依然不是希望,没有行动的希望是不完整的希望。正如没有行动的祷告,是不蒙上帝垂听的祷告。

尽管我们有很多危险,但我们不是像一个胆小的动物一样蜷缩在巢穴里,等待上帝的降临,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行动,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环境。

耶稣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上,如果我们从上帝的全能来看,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。上帝的大能可以一挥手,一个意念改变世界,既然世界被罪污染,那么消灭这个世界重造一个岂不是更好?为什么还要如此繁琐呢?显然,耶稣到来,医病赶鬼、传播福音、钉了十字架,这是上帝自己的行动,他显然不是不努力的神,不是只走捷径的主,他成为我们中的一员,以我们的方式努力。耶稣的到来,就是上帝努力的方式。

一个只有希望,而不去行动的人,就像那个只知道祷告然后坐等天上掉馅饼一样,这不是真心信上帝,而是希望自己不劳而获。而那个心存希望并努力行动的人,才是真正跟随上帝。

正如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尼尔·德格拉斯·泰森在他的著作《把宇宙作为方法》一书所言:“我觉得希望分为两种。一种是宗教式的,比如说,人们会祈祷,或者举行各种文化仪式,借此祈求事情变得更好。但是还有另一种希望,他需要你尽力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,运用我们的智慧让事情变得更好。在这种情况下,希望是由那个付出努力的人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。”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